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九章 大散关之战(2 / 2)

加入书签

难道杨存中的意思是赵忠信想弑君篡位?赵构心中暗道。

“那倒不是,陛下勿忧。”杨存中见赵构理解错了,于是连忙说道:“他若想叛逆早就反了,何必等到现在?微臣的意思是若官家去了广南,也许。。。也许就皇权旁落了。。。”

赵构闻言又开始犹豫了,到底去哪里合适,赵构又拿不定主意了,赵构只盼宋军能够击败金军,那就万事皆安,若宋军抵挡不住金军,真还不如去广南算了,就算赵忠信想夺权,就让他夺好了,自己做个太上皇享享清福就算了。

相信赵忠信还不至于弑君篡位。

“卿家先去安排海船罢,此事回头再议。”赵构最后吩咐道。

。。。。。

大散关位于陈仓以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以来都是川陕咽喉,同时也是关中四大门户之一,是关中进入川蜀或川蜀北上关中的咽喉要道。

此事大散关关内关外,是杀声一片,箭矢如雨、碎石如云在空中飞来飞去,遮蔽住了阳光,不断有人或被石块砸成了肉泥,或被羽箭射成了刺猬,大散关御敌楼之下是无数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同时御敌楼之上也有人发出一声声的惨叫,落在地上摔成了一团肉泥。

宋金双方士卒在大散关正进行一场血战。

完颜亮为了牵制兴元府、和尚原、仙人关一带的吴璘等人的兵马,使得他们无暇西顾或者北上,命元帅左都监、陕西统军使,兼河中尹徒单合喜率金军西路大军首先攻打大散关等地。

徒单合喜长期在关中一带驻扎,战阵经验异常丰富,接到完颜亮的旨意后,丝毫没有耽搁,亲率五千铁骑从凤翔府出发急行三十余里,并趁宋军毫无防备,一举拿下了大散关,堵住了吴璘等人北上,并牵制住了川蜀之地的宋军。

徒单合喜率部攻取大散关之后,一面加紧抢修大散关,加固防御,一面又调集西路诸军集结于陇州方山原与秦州、凤翔等地,同时派出游骑攻打黄牛堡。

徒单合喜摆出了一副将要挥军入蜀的模样,而使得宋军不敢大意。

奉国军节度使吴璘接报后不顾重病在身,命人抬着肩舆亲自赶到大散关,并亲自指挥,欲夺回大散关。

“来人,组织人马,再上!”笔直的坐在肩舆之中的吴璘拨出腰间长剑大声下令道。

吴璘组织宋军已经连续攻击了三次,均是无功而返,除了大散关之下多了一些尸体之外,根本就毫无建树。

大散关易守难攻,果然名不虚传。

吴璘已经急得嘴角长出了一串燎泡,形势对宋军太不利了,金军攻取大散关之后不断增兵,并深沟高垒扼守大散关,如此,必将吴璘所部死死的拖在大散关附近,既不能增援东部战场,最起码不敢大规模的支援东部,又不敢从大散关撤走,若撤走,金军也许会趁虚掩杀,说不定还将杀入川蜀内地,那就大事去矣。

数百宋军接令后就在关下集结,大散关关前地势狭窄,最多也只能集结数百兵马,多了可是根本没有落脚之处,同时大型攻城器械也用不上,只能用简易云梯或者小型攻城器械攻关。

可吴璘等人未料到,在宋军还在集结之时,关上忽然响起了几声巨响,数颗铅弹从天而降,砸在了宋军的队伍之中,压出了数条血肉模糊的血路。

宋军被砸的纷纷避让,到处乱跑,队形一下子就散落不已。

金军不知道从哪里搞来几门威力比宋军大得多的霹雳炮,射程还远,趁着宋军集结之时,开炮猛轰。

因霹雳炮数量少,因此因此而受伤的宋军其实并不多,不过一下子就将宋军的队形打乱了。

“吴节帅,不行啊,队伍集结不起啊,奈何?”一名宋军将领浑身是土的跑来禀报道。

“弓弩手上前,压制住对方,再攻!”吴璘恨恨的拍了一下肩舆的扶手接着下令道,为何宋军之中没有如此犀利的霹雳炮啊?金军什么时候火器居然比宋军还要犀利了?

“杀啊!”

“冲上去,跟金狗拼了。”

吴璘部下几乎都是由西北人或川人组成,战斗力强悍,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仍是毫无畏惧,对大散关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刹那间,关上关下残肢飞舞、鲜血迸溅,双方士卒拼了命的互相砍杀,均是死死的缠斗在了一起,互不想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