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9章 平炉上马(2 / 2)

加入书签

就是一座巨大的铁山,谁碰就让谁粉身碎骨!

到时候别说是钢铁工人纠察队了,就是真的动用了石钢的民兵师。

最高层的烛照万里,给的也会是赞誉有加。

现在最基础的石钢这边,掉了链子。

陈冀生真是压不住自己的怒火了。

“陈组长、陈组长,都准备好了。

平炉的炉体,已经依照图纸开始建造了。

我在炼钢车间,就是在计划生产平炉的出料口。

再有半个月炉体就差不多完工了。

十天之内,平炉的保温层就能动工。

有了技术资料译本,四十五天,平炉成型!

后续的管道改造,我这边需要看一下资料。

如果能同时开工,再有六十天平炉就能试车。”

安总工的回答,这才让陈冀生平静了下来。

没有技术资料,就敢仅凭一张图纸开工。

与自己的急切相比,安总工这边都有些孤注一掷的意思了。

这步子迈的多少有些大了,瞧了一下安总工下三路,可别出什么岔子。

“安总工,这图纸只有基础参数,别漏了技术关键节点。”

听着陈组长的质疑,安总工一笑。

“不怕!

吃饭睡觉,脑子里过的都是图纸。

看了克虏伯的转炉,没有技术资料,只要有图纸,我也能造出能用的平炉。

就怕产量不如克虏伯的。”

这点自信,安总工是有的,见他说的底气十足,陈冀生也没再纠结。

毕竟让自己看,也看不出什么的。

一个白丁,跟侵淫一辈子技术参数的总工比,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安总工,石钢的工人纠察队,最近有什么成果”

没有把资料译本递给眼神热切的安总工。

陈冀生又问起了工人纠察队的事儿。

任何单位,都有其漏洞,石钢的人员内部可不是风雨不透的。

技术有了,强力的弹压工具也必须到位。

这才是石钢能平稳生产的保证,工人涉及不到权力的争夺。

谁要是想搅乱石钢,陈冀生也不介意把他们投进石钢的高炉里。

而强力的工人纠察队,就是这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近还是不错的,至少送了十几个去枪毙了。

如今石钢跟家属区附近,就是有屎,狗都不敢过去乱闻。”

听着明显是老邱风格的回答,陈冀生这才笑了起来。

安总工总抓,老邱也在关注,这事儿算是办的妥帖。

“资料在这,我就一句话,干死!也得保证一百五十天的工期。

你说的八九十天,也不是不行,但安全上一定要注意!

再好的技术,没了安全作为保证。

一概不是好技术!”

工人在岗位累死,如今是光荣的,是工人中的楷模。

但安全又是所有技术的基础,死人跟安全一起说,并不冲突。

“明白!

所有一线的工人跟技术员,现在吃住都在平炉的工地上。

陈组长,铁矿石跟煤炭的参数,这边也弄出来,而且翻译好了。

接下来咱们要的是特钢配方,跟生产的具体参数,这是需要不断试验的。

陈组长这边的资料,还是要抓紧。”

平炉只是工具,特钢的配方跟参数才是关键。

本以为二姐那边的时间会充裕一点,没想到安总工这边又安排了翻译任务。

这么循环下去,厂子这边不会有压力,二姐那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的。

现在只是特钢跟平炉,等到了用特钢的时候。

各种机床的资料,那动辄就是一摞、一箱的。

弄不好一个系列的机床,就得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翻译。

“成!技术的事儿您说了算。

翻译资料的事儿,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加快速度。”

给了安总工答复,想着枯燥的建筑工地,陈冀生也没在石钢多逗留。

直接开车去了轧钢厂,涉及到了特钢的后期利用,以及机床的制造。

太拖拉项目,无疑是最好的接收方。

当时在石钢,陈冀生跟总揽的那位要过机床厂。

但是至今没有回复,显然还是对石钢的信心不足啊!

在轧钢厂厂区大体转了一下,工人的精气神又有提高,显然老杨那边的技工评估也要开始了。

技工评估这事儿不着急,不能太早的执行。

推到风雨期到来之前,或是风雨初期最好。

这样也会坚定轧钢厂工人的信念,别的地方可以乱,厂子最好不乱。

转了一圈,找到了总后的李工,让他给做了一下后续机床,以及国内机床技术的科普。

大概有了机床的范围之后,又具体问了一下机床研究所的详细信息。

这是离陈冀生最近的技术单位,也不是什么关键部门,到时候也是可以纳入太拖拉项目的。

掌握了石钢跟轧钢厂的技术走向之后,陈冀生想了一下,翻译队伍还是要扩大一下的。

毕竟,整个克虏伯的资料,就不是一个人可以翻译完的。

石钢跟轧钢厂,没有专业的翻译,一机部倒是有。

但一机部属于权力单位,跟他们合作翻译项目,后期肯定会受影响。

而且影响的程度也不会小,总后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这个翻译项目,只能落在轧钢厂或是石钢了。

想了一下,毕竟里面有自己的二姐,轧钢厂这边多少还有些忌讳。

不如就放在石钢了,相较于轧钢厂,石钢那边的钢铁圈也更为牢固。

纠察队的护厂态度也会极为强硬,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石钢那边的环境不好,空气污染很严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