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好好一姑娘,可惜眼瞎(2 / 2)
村里成年男子一年三百斤人头粮,妇女两百斤,孩子一百斤。
剩下的才是工分粮,按工分多少算。用工分换完粮食,剩下的才用工分换钱。当然,这也要看家里主要是要粮还是要钱了。
另外,红旗一大队这边还有另一种分粮方法,就是年底算是一家人总的粮食数量,分三次给村民。
防的就是有的村民没个计划,有粮时使劲吃,吃完后就饿肚子。
选择这种分粮的人家不在少数,大多都是家里人口多的,怕一个不小心把一年的粮食在半年内吃完。
宁心怡却不想这么麻烦,人头粮也是粗粮多,细粮少。
工分粮她拿出三分之一换了细粮,三分之一粗粮,身下的全换了各种豆子。
饶是如此,加起来的总数依旧没有五百斤。她又拿钱买了一百多斤粗粮,五十斤细粮。
再多了给钱也不卖,这就她吃一年的粮食啊。
而且这里面红薯的重量占了很大一部分,天天吃红薯的话,真不是件舒服的事情。
接下来轮到赵艳家了,他们两个人上工,比宁心怡好上许多,可两人的粮食加在一起,而且两人还都买了粮食,依然不到一千斤。
再然后就是刘胜利、宁远山和明芳菲,他们三个的工分算在一起。
也就是一千五百斤,又顶格买了粮食,看着好大一堆。
但,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呢,没有口粮的。就这些粮食养活五口人?
那是不可能的。
宁心怡又是一声叹,种地的老百姓苦啊,种出来那么多粮食竟然吃不饱肚子。
出门还被城里人各种嘲笑,各种看不起,想想就不舒服。
下乡快一年了,她参与了村里所有的劳作,从耕田到播种,再到收获,是真辛苦。
唐铭道:“让外婆和娴阿婆在这边看着,我们先把粮食背回家吧。”
“好!”宁心怡点头,将自己家粮食装了两个大背篓里。
别看好几百斤粮食,他们背一趟就完了,粮食其实是很压秤的。
她和唐铭以最快的速度将粮食背回家,又帮着刘胜利他们送了一趟,第三趟的时候大家的粮食才运送回家。
别看今天不再下雪了,可到了中午也没看到雪化开的痕迹。
天依旧冷,北风依然呼啸。
宁心怡回到家就赶紧煮姜汤,“外婆,你先歇着,这些东西不急着摆放。”
粮食都放在灶间了,也就是他们家的灶间建得大,不然还真放不下。
宁外婆脱下大棉袄就去给粮食分类,“干的粮食好说,不怕冷的。这些红薯土豆不行,冻了就不好吃了。”
看到那一大堆的红薯土豆,宁心怡再叹气,这东西她空间还有很多呢。
“外婆,一会儿让小铭哥送到地窖里去,咱这几天就先吃这东西吧。”
“留一部分咱们烘干,也好吃的。”宁外婆道,“我看村里人有不少会摊煎饼,该天外婆跟人家学学。对了,还有这些大黄米儿,还得碾碎呢。”
推碾子啊,宁心怡推过,她不想干,赶紧说道:“外婆,这些需要碾碎的粮食,我让小铭哥拿到镇上让人加工。花不了几个钱儿,这大冷的天儿,不想推碾子。”
就是吧,推碾子真的很慢,在她看来这就是纯属浪费时间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