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内关穴(2 / 2)
告别了那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一路上,我对太爷爷的医术钦佩不已,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决心。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常常被视为与内在的修养、心性的涵养相关。内关穴的“内”字,不仅指其作用于人体内部的脏腑和气血,还寓意着通过调节内在的平衡,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安宁。这种对内在的关注,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内省、修身养性的理念相契合。
“关”在传统文化中,有把控、关键、重要节点的含义。内关穴之“关”,恰似一道关键的关卡,掌控着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节奏和平衡。它如同古代城池的重要关隘,守护着人体气血的正常流通。
中医有云“心胸内关谋”,内关穴通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这一经典论断高度概括了内关穴在治疗心胸疾病方面的重要地位。心胸居于人体内部,是气血运行的核心区域。内关穴的“内”字,强调了其对心胸内部气血的精准作用;而“关”字则表明它能够把控气血运行的关键环节,疏通心胸内部的气血瘀滞,使心气得以舒畅,心血得以充盈。
例如,当心气不足时,内关穴通过调节内在气血,补充心气,犹如为虚弱的心脏注入活力,缓解心悸、气短等症状。若心血瘀阻,导致胸闷胸痛,内关穴则发挥其关卡的作用,疏通瘀阻,使心血流畅,疼痛得以减轻。其“内”之调节,“关”之疏通,共同作用,展现出独特的治疗效果。
在情志方面,内关穴同样表现出色。当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愤怒等导致心神不宁时,内关穴的“内”能够深入调理心神,而“关”则把控住情绪对气血的不良影响,恢复心神的宁静与平和,从而改善失眠、多梦等症状。
此外,内关穴对于脾胃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于人体内部。内关穴的“内”与脾胃的内在功能相呼应,“关”则调节脾胃气血的运化,对于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具有缓解和治疗效果。
总之,内关穴的穴名“内关”二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其对人体内部气血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内在修养和关键节点把控的智慧。它是中医经络学说中一座连接内在脏腑与外在病症的桥梁,通过疏通内在气血的关卡,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