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1章 城投债(2 / 2)

加入书签

关志远:“所以,如果真的推行四万亿计划,真的是中央拿一万亿,地方拿三万亿,那么地方上就会向银行大举举债。中央也不可能一千万的项目都是中央审批吧,再说了没准他们一边建设一边审批呢?所以这不是四万亿,也许是二十四万亿。”

前世说是四万亿计划,但根据学者研究,实际上全国各地的投入是二十五万亿。也就是这是一次中央牵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最后演变成了二十五万亿。四万亿计划没有错,但是二十五万亿却形成了巨大的问题。

关志远:“而中央发现这个苗头不对,肯定会意识到债务扩张带来的风险,也肯定会采取措施。”

大领导微微点头。

关志远:“而采取的措施就是银根紧缩收紧信贷。”

大领导再次点头,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而且这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关志远:“但是一辆已经提到五档二百迈的汽车

,咱们采取刹车的方式肯定不行,尤其是这些各个地方的司机们不希望刹车。”

大领导微微颔首。在这个gdp主导政绩的时候,地方政府首脑不希望刹车。而即使是那些不求政绩,想办实事的领导们,也不希望刹车,毕竟gdp就代表着税收,就代表着劳动就业。

而关志远对董方林说的,说简单一些就是他去了,关志远能提高gdp,能安排就业,实际上是一个道理。

关志远:“所以,他们不会踩刹车,他们担心出问题,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换成另一个中央没有禁制的赛道,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中央收紧信贷,地方政府面临存款期限错配,债务展期等难以规避的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办,他们会走影子银行的方式。”

“影子银行?”大领导好奇,但也同时微微皱眉,他觉得影子银行这个说法让他感觉到很不好。

而果不其然,关志远告诉他的就是不好的消息。

“银行信贷是收紧了,但是银行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啊,银行购买了信托公司的受益权,信托公司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放贷,会完美的绕过中央的限制。其中

大部分信托债务会投向那里?投向城市发展,也就是会形成城投债。而到时候中央恐怕就难以控制了,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亿的事情了,没准是三个二十四万亿。”

历史上,就像是关志远所说,等到四万亿计划紧急刹车,立马二十五万亿的项目已经投出去了,紧接着六十五万亿的城投债砸进去,造成2023年的经济困境,这个困境经济学家脑洞大开都想不好如何迅速的摆脱,国家只能一步步地试探着走。

关志远:“这么多钱砸进去,砸在哪?肯定砸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但更多的就会砸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市场飞起,国家gdp看似很高,但都是这种有现在没将来一次性的击鼓传雪球游戏上。”

“到时候燕京房价变成十万,上海深圳房价十万,三四线城市三四万的房价,他们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才三四千,买一套房子要存一千年!从父辈到子孙三代为了一套房子奋斗,您说,这些老百姓会不会骂娘?而真的房价起来了,你还不能降下来。南港一个地方房价降下来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全国房价崩盘……”

关志远没有说,但大领导脸色苍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