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寻根祭祖大槐树(2 / 2)
大槐树关氏的农业也是和纯生活集团的农业公司合作,出产绿色蔬菜,不过却是卖到市里,当地县城没有这样的消费能力。
村子农业的规划也是和关庄差不多,都是大型的阳光房,一个好几亩地的那一种。同样有两个大型的花卉阳光房,一边向市里输送花朵,一边在这里是县城的影视摄影基地,也是来游玩的人的旅游项目。
临近中午,带着关志远等人到县城吃了一顿这里有特色的小吃,然后到大槐树景区游览。
虽然今天是周四,但这里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而且都是操着天南海北各地的口音。
而大槐树第一个景观严格说起来就是其大门,设计的是一刻横着神展开的大槐树,非常有历史的厚重感。
因为是合作伙伴关系
,也没有购买门票,而是直接进去。
杨青青是拿着摄像机照相机不断的牌照纪念,摄像纪念。
关志远前世照相技术还行,专门学过的,不过不怎么喜欢照相,所以去哪里玩也就没有留下什么相片。
但是这一次不同,有孩子了,得让孩子感受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准备多制作一点录像资料,多留一点照片。
大槐树景区名字叫寻根祭祖园,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寻根或者祭祖为主题的民间祭祀圣地,国家aaaaa级风景区。
村里跟着来的人一边带着人走,一边介绍着这里。
“元末明初,经过连年大战,国内居民十不存一,而各种战乱饥荒却唯独没有光顾过这一片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境内。”
“到了明初的时候,各地人口问题非常严重,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是当时的社会写照。据传说当时扬州这等富足之地也只有七八户人家。”
“而相反,山西这里却因为没有战乱和天灾,明朝建立的时候就有四百多万人口,人口太多耕地太少。全国其他地方是耕地太多人口太少,造成土地荒芜。”
“所以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从这里迁移人口。当时迁移人口的方式就是从泽州潞州平阳汾州等地迁移,然后都到这棵大槐树下聚齐,在这里发放路引和铜钱,然后向全国各地出发。”
“一直到永乐年间,五十年时间里十八次大移民,从这里迁走上百万人口,共八百多姓氏。有专家估算,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国内至少有一半人具有大槐树的血统,也就是祖上有人从大槐树移民。所以这里就成了寻根祭祖的民间圣地。”
三女听着解说立即在心中升起一种崇敬感,纷纷在大槐树下合影。
本来合影的人很多,但是一看这三位大美女,许多照相的也不着急自己上去了,纷纷给三个人拍照。
关志远则是没有人注意,在旁边照了几张照片,众人这才离开,随后在县城里转一转。
不过转了半个小时就没什么兴致,这里的规划和建设与渔阳相差甚远。
晚上回到大槐树关庄,在族长家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宴,第二天吃了早餐后,车上被塞了不少当地的特产和艺术品,其中有七八个根雕看着非常不错。
随后关志远等人向陕西出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