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产能受限(2 / 2)
许国放:“那你今年能销售出去吗?”
蔡志忠:“今年肯定行,我们准备采取……”
精密设备制造集团开始的想法还是按照现在是做法成立贸易公司,直接对外销售,而且还是三种产品捆绑在一起销售。
不过李明在走完全部生产过程,又去了东瀛和马来后写了一份报告,准备推翻之前的做法。
李明的想法一个是非常正统常规的,一个是不正统的。
正统的做法就是
和各国的贸易公司打交道,集团的贸易部和他们沟通,这些针对的是五一八厂和电机厂的产品。而精密金融的做法是不打算走寻常路。
据李明所说,关于银行金融这一块确实有专门的进出口公司,这些公司也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正因为如此他们要价太高。咱们国内卖36万,他们想要的进货价是二十万,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李明的提议是通过中间人找到有一定背景的人创建贸易公司,以不低于三十万的价格出售给贸易公司。这样做的慢,但市场稳固,利润高。
二十万一台的价格许国放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虽然已经远超一般公司的利润率。但三十万的价格许国放想了想也就没有反对。
五一八厂的事情却比较麻烦,而且关志远也没有想好到底怎么处理。
五一八厂的产能将在今年夏天达到极限,但是厂区已经没有响应的面积容纳厂房。
现在厂内和集团内的意见有好几种。
一种是直接在五一八厂外征地。
五一八厂现在是东面南面都是新盖的小区,但西面和北面是农村。如果要扩张倒是有地方。
但现如今五
一八厂这个地理位置其实是有些尴尬了,这感觉就像是你在三环里面有工厂,还要继续扩大面积的话,在这个地方不合适。甚至可以说渔阳的十年大致规划里有人觉得五一八厂应该搬家。
第二个方案就是五一八厂整体搬迁,搬到渔阳开发区。只不过五一八厂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反对意见。现在多好啊,都不用买自行车,上下班溜达溜达就到了,还能锻炼身体。如果搬到开发区,即使只有七八里地,但也非常别扭。
第三个方案是在开发区新建一家分厂,但是征地面积比较大,产能逐步转移。
关志远:“我觉得这三个方案都不完善,昨天我和财务人员探讨了一下。五一八厂有些新型号的产品利润率能达到50,而且销售额增速显著。相反,一些国内很常见,甚至于私营企业也能出产的产品,利润率只有5,相差了十倍。”
“同时,我发现另一个数据,也就是南方市场增速超过北方,南方市场需求也将会在几年内超过北方。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将一些利润率低并且制作难度不大的成品转移到南方,不需要独资,只需要和人合资就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