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天子下的大棋(1 / 2)

加入书签

苏成宜喝了几口牛奶,喉咙里干痒的感觉消失了。

这是什么东西?

在镇国公府时,苏成宜吃过羊奶羹,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奶,但不像羊奶。还是液体。

虽然心里感觉新奇,但这不是讨论这东西的时候。

一想到雁城一战,苏成宜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北疆自然不会愿意,但双方暂时休战,等待进一步结果。就在这里,接到圣旨,令镇北侄儿归京大婚。”

说到这里,苏成宜脸上现出一抹苦笑。

“这种紧要关头。镇北作为军师,皇上急令归京。太子恐生事变。但也没人能违抗圣命。镇北归京之时,和爹与大哥、太子一起商定了后面接下来的行动。”

“那分明是皇帝老儿和顾泰秘定的毒计。皇帝就是忌惮我们苏家军,忌惮太子。”

叶染青是个直肠子,再加上如今苏家已经落得如此地步,自然语出怨言。

“青儿,不要激动。”

苏老夫人轻拍一下儿媳妇的手背,若说恨,她是最应该恨的人。

可是,

也正是多年的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让她无法听自己子孙对帝王出言不逊。

“娘,皇帝老儿不仁,当我们苏家人命如此儿戏。我们还捧着忠心之心,那才是令死者不安呢?”

叶染青不愿意掩饰自己对当今帝王的恨意。

“自古天家无恩义,无父子。”

苏成宜叹息一声,

“果如爹所说,天子还在盛年。太子却如日中天,自然惹了圣心不安。雁京一战,战功如此赫赫,等太子率领三十万东林军归京那天,岂不民心所向,百官忠心。”

苏老夫人听到小儿说出,自家老国公爷的话。心下戚戚。

“所以,你爹也看出来了。皇上是不可能让太子平安归京的。所以才先以婚事为由,调离镇北归京。让太子失去军师,不得不停战等待。”

苏老夫人也是跟在夫君身边,征战多年的女将。

皇帝这点子心思,岂能不明白。

那么,

他们苏家将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拥有智囊团队的太子岂能看不出来。

但看出来了,又如何?

这样看来,派太子亲征北疆,这一战,本就是一个陷井。

太子势大,放在京中处理,必然会震动朝廷。

所以皇帝才使了这么一个好计,把太子与他的三十万东林军,还有十万龙卫,全都以征战北疆为名,调离京城。

苏老夫人突然想到,事发前,朝堂上,由左相上折子,引发的赈灾粮贪污案。

那一场震惊朝野的案子,不但百官震动,百姓也怨声载道。纷纷咒骂为官不仁,视灾民如草芥。那般污吏该千刀万剐。

左相牵头,顾泰的昭卫亲审。

此案牵扯甚广。

下狱罪官三十多人,抄家流放二十多家。当街处斩刑者三百多官吏及其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